美的历程

写在最前

我看的第一本美学书籍。

万幸这本书的书评写晚了,在和哲学院的冯原老师聊了聊之后,才得知这本书是李泽厚先生在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所写的一本书.

这本书我一开始以为是一本以历史为基础的对中国美学的梳理,然而在经过与冯老师的交流,这本书应该是以(哲学)思想的变迁为脉络,梳理的美学变化,并不完全是以历史为脉络的,具体应该是体现在一些阶段划分和相关概念解释上的不同。这一点由于目前知识过于匮乏,只能等未来读书更多以后再细细体会了。

书评

本书共有十个章节,龙飞凤舞、青铜饕餮、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韵外之致、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比起美学鉴赏和美学理论,本书更像作者以自己的审美视角和美学理解,阐述了关于中华文化的美学的相关问题。本书涵盖甚广,话题宏大,但又以点带面,选取了很多典型,介绍了美学的发展和变化。在作者眼中,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和“积淀”,也就是说并不仅仅是一种官能上的体验,其背后一定有人的实践,意即有想象、思想、理念、信仰、社会关系等诸多象征意义,才构成了“美”这个观念。而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是美学发展的一大脉络。以这个观点为根基,作者梳理了中华文化的美学发展历史。

作者认为美的起源,在于原始巫术,其中原始人的幻想、对世界的理解、巫术仪式等,构成了最原始的审美。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神秘色彩褪去,政治色彩显现。而随着有意味的形式因为重复编程规范化,就失去了特定的审美而只是一般的形式美了。色彩线条,是造型艺术中两大因素。其中,线条比较特殊,一方面要以精神层面去理解,另一方面作者把线条在空间的变化解释为时间的流动。后来,汉字以及书法,则是线条艺术的另一大体现。青铜时代的美,是一种狰狞的、带有威严和神圣意味的美,这种美带有了时代特征,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政治的意味不再突出,这种美也就渐渐变为玩赏的美了。到了先秦时代,以儒道两家,分别对美作出了进一步发展,儒家注重功能性的美,强调内在,引入了伦理、心理等因素于美学之中;道家则注重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强调逍遥和精神自由。楚的浪漫主义,则表现与儒道二家不同,以丰富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为美。这种丰富不羁的想象与自由,却又恰恰是个体发展、人格独立得到承认时才能得到体现。而到了汉,艺术的主体则是人对世界的征服。时代背景是强汉的发达,因此在浪漫神话之中,人的世界也得到展现。**汉的气象是最开阔的。**这里产生了一个中华美学的概念——古拙。魏晋时代,发生重大变化。这个时代开始出现探讨世界等内容的哲学,也出现了与实用性关联更少的文艺。这是人的觉醒。正是对人格的追求,对人的超然的风度和超脱的精神的追求,对气韵和风神的追求,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题。佛教的发展则严格按照社会变迁为主线,由于社会的动荡,宗教才能兴起。但又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宗教之中人的地位、世俗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神秘、超然、美好、亲切、世俗,都是不同时期宗教的体现。艺术从属于现实生活。盛唐时期,积极进取是艺术的基调。那种欣欣向荣,体现在一切艺术形式之中。中晚唐时期开始出现艺术个性,并且审美更加细腻在,对日常生活和世俗更加亲切了。并且,从这一时期,**艺术之中的意境和情趣开始成为美学中心。**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艺术一方面继续中晚唐沉浸在世俗的繁华,另一方面由于士大夫的崛起,将农村牧歌化、理想化的美学开始兴起。并且趣味、情感的抒发,都开始占据主流,最典型的就是水墨画。至于明清,世俗人情是核心。市民文学、对人性解放、对封建的批判、对腐朽制度的感伤等,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最后的美。

美学的范围很广,在文学上,赋比兴开始强调“不道破一句”的“言有尽意无穷”的美学,建筑艺术强调配合、空间感,以生活的舒适与环境的和谐为美,威严的青铜器、六朝的华丽文学、矛盾的魏晋风度、唐代开始的标准化、中晚唐时期诗词、书法、绘画开始出现的艺术个性、无我之境的宽泛与旷达的山水、有我之境的主观心绪的文人画,都应该如何与现实生活、历史背景相结合去欣赏。

作者的语言比较优美,可以说以较短的篇幅,讲述了中华古代美学的脉络,使读者领略到了中华古代文化的成长与美学变迁。由于是美的历程,本书更像一本关于美学的“游记”,在浅显易懂的同时也让读者对美学有了基本的了解。整个美学发展史,在作者看来都要结合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此思考美学的变迁。在书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美学既然是社会的产物,那么为什么久远的作品却仍然有着永恒的、当代的美感?这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

如同一些豆瓣书评所说,本书前两章引人入胜,一方面是作者开篇就提出了很多美学根本问题,并且做了抒发与阐述,另一方面是探讨的是很少有人关注的史前等美学文化,后面由于历史的发展,任何一个美学、艺术领域都十分宏大,不免陷入了很多内容一笔带过的问题。并且,本书由于成书较早(1982年),据说是作者本人在1950年代的美学笔记,因此无论是内容、美学思想上,都存在一定不足,不仅是陷入马克思审美体系之中,陷入一种经济(社会)单一决定论的叙事体系,导致部分观点在现代美学理论中不被采纳,也有很多东西没有说透,尤其是在诗歌、绘画内容上,大量的引用,没有自己的话作为观点进行解释,仅仅代表了一些作者的倾向性。这本书的成功,部分得益于特殊的历史时代,那时中国属于美学荒漠,也部分得益于康德的哲学体系,当然也得益于作者本身的功力。总而言之,虽有不足,但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在增长谈资的同时也能陶冶情操。

关于康德

我当然不了解康德的美学思想,不过这里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本书是以思想为脉络来谈。因为很多我们认为的美,在当时并不认为是美的,这一点作者在书中也有写,但没有明确点破,比如陶潜,比如杜甫、颜真卿,比如唐伯虎,在当时并没有成为艺术主流,甚至没人关注,所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为休”,如果从历史的角度讲他们并不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美学代表,相反是后世重新发掘并解释他们的美学价值,才使得在分析那个时代的美学的时候,以他们为典型。西方的梵高也是同理。因此本书乍一看是以历史为脉络,但其实又是以美学、哲学思想为脉络进行梳理的。

一些具体缺点

我的习惯就是每本书挑一些毛病,这本也不例外。这本书有几处我觉得有很根本的问题的,一是关于作者对春秋时期孔子思想的所谓“理性主义”的说法;二是对中外的对比,比如荷兰小画派、埃及金字塔、西方教堂等。

对于第一点,理性主义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17-18世纪兴起的思潮,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等密切相关,康德就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如果单纯以孔子不敬鬼神、不信鬼神来说,可以称之唯物,但是碰瓷理性,特别是作者反复使用理性主义一词,个人感觉不妥,这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生活中当然有理性与感性这种用法,但是理性主义可不能乱用。这一点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出版年份过早,那是启蒙思想也许还没引进国内?而后又不断提出什么实践理性等多种理性,主要是论述中国的无神论的历史现象,这如果是作者自创概念,又没有丰富论述,如果是引用,也找不到出处,十分离谱了。

对于第二点,我个人也有些许不解。比如对荷兰小画派和汉代艺术对比,作者认为汉代艺术更加宏大,是因为"(汉)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华帝国,······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但是这里有段历史背景,17世纪,荷兰被誉为海上马车夫,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殖民地遍布全球。如果以幅员、人口、经济、军事,以及作者所说的汉代的"人对世界的征服",那毫无疑问17世纪的荷兰都更胜一筹,只偏居东亚和中亚一隅的汉代如何与世界霸主相提并论呢?汉代艺术中着力体现的“征服”“一往无前的气势”被作者认为是汉代“美”的核心,如果这样解释,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在各自巅峰时期的艺术成就都是非凡的。尤其在对比的时候,都应该远超汉和唐才对。而对于建筑艺术的理解也一言难尽,一方面是西方的小教堂很多,不知道为什么非要说为了让人信仰给人渺小感,这很明显说的是科隆大教堂之类的,但是一礼拜去一次的小教堂非常生活化,不会给人负面的情绪。这又和作者解释中国建筑群的部分相矛盾。 (你以为西方宗教都是守序邪恶呢?) 如果你要比科隆大教堂,那应该挑出故宫来,因为西方建筑都是“供养神的庙堂”,而中国都是“供世上活着的君主”,那为什么去强调中国建筑的生活化的例子呢?其他类似瑕疵也有不少。

其实最近越是读书,越觉得学在西方,不只是理工科,人文社科这一点也许比理工科还严重,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