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knowledge1
主要根据自学的《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和《现代操作系统》(指定教材——黑砖)所写
基础知识
这部分主要是计算机组成的内容,万幸用的不深,哪怕去年计组摆了依然能看懂
冯诺依曼结构
计算机由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部件组成,每类部件都有一个或多个模块。这些部件以某种方式互连,以实现计算机执行程序的主要功能。因此,计算机有4个主要的结构化部件:
处理器(Processor):控制计算机的操作,执行数据处理功能。只有一个处理器时,它通常指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Main memory):存储数据和程序。此类存储器通常是易失性的,即当计算机关机时, 存储器的内容会丢失。相对于此的是磁盘存储器,当计算机关机时,它的内容不会丢失。内存通常也称为实存储器(real memory)或主存储器(primary memory )
输入/输出模块(I/O modules): 在计算机和外部环境之间移动数据。外部环境由各种外部设 备组成,包括辅助存储器设备(如硬盘)、通信设备和终端。
系统总线(System bus):在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模块间提供通信的设施。
一些寄存器
...
美国家书
美国家书
写在前面
介绍是选取了45位美国名人的书信,大约几十封的样子。本书应该是没有所谓英文版,而是由中文译者直接摘录部分书信集合而成。我去谷歌上搜索书中的书信,大多数不能找到英文的电子版原版(可能方法错误),不过相当一部分显示收录在档案馆或者资料室中,因此暂时判断内容都是真实的,而不是国内瞎出的鸡汤文。
评价
书里虽然分了几个主题,但是其实每个主题之下的书信关系并不大,因此并不需要在意本书的编排顺序。首先要说的是,翻译的水平还是在线的,没有出现明显的翻译腔。而且部分句子翻译的很符合中文里金句的特点。就内容而言,有的信长,有的信短,但都非常真挚。这本书的推荐语叫中国的傅雷家书,实际上傅雷家书那种虚伪而恶心的东西和真挚的书信一比就高下立判。(傅雷自己特意留存信件,说是目的是将自己的信件集成书传下来,成为后世教育人的典范。**尼玛,自己的家书居然是写给外人看的,那你写信干嘛,发报纸上让孩子订报纸不就得了。垃圾中的垃圾,近代爹味说教祖师爷。**万幸,傅雷求锤得锤,他远在英国的儿子烦透他了有段时间根本不搭理他。)
下面是我个人喜欢的其中一些内容: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写给玛格丽特·L·斯坦顿 ...
computer-network-lab1
要求和基本步骤
NKU COMPUTER NETWORK LAB1
实验要求
使用流式Socket,设计一个两人聊天协议,要求聊天信息带有时间标签。请完整地说明交互消息的类型、语法、语义、时序等具体的消息处理方式。
具体实现
关于协议
这一点个人随意设计,大致思路是,除了聊天所发出的消息,加上一些其他的字段,比如源IP和目标IP,或者随便加点什么然后称这个字段是检验位。也可以搞一些编码转换或者和IP有关的的东西。
具体实现
单纯的二人聊天比较简单,就是按照老师的PPT或者网上可参考的程序,在server端调用socket, bind, listen, accept, 在client端调用socket, connect, 然后再在while循环中调用send, recv 即可。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聊天程序只能是one by one的聊天,并不能实现一个人发送多条消息,而且也不能接收多条消息,甚至只能由某一端先说话,是一种比较笨的实现方式。这主要是由于阻塞问题。如果非要这样实现,可行的方式是在时间上进行调整,使缓冲区重新变为空。
解决方法是采用多线程的方式,将发送和接收消息写成两 ...
the people of the abyss
深渊居民
作者介绍
杰克·伦敦,美国作家。他的创作思想较为复杂,受到过马克思、斯宾塞、尼采等多人影响,具有浓重的社会主义倾向,不过其本人是无政府主义者。他的思想倾向或许和他的生平有关,他农民出身,早年从事重体力劳动,后来当了记者和职业作家。有一段经历或许可以体现某种社会制度的本质,以及解释他的思想根源:“奥克兰电车公司录用了他,每天在地下室铲煤13个小时,全年无休,月薪30美元。仅仅干了一个月,杰克已经严重消瘦筋疲力尽。他听说这原是2个人干的活儿,现在他一人干,工资却还不到一半。没多久,被他顶替的工人中的一个,因为无力养活妻儿,自杀了。”
关于本书
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深入伦敦东区,考察当地人的生活,写下这部震撼世界的作品。书中有很多内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为什么在繁华的伦敦却有几十万人连温饱都很勉强?而当时还并不是世界一极的美国,即使在几年前经历过经济危机和衰退,人们的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却远远超过当时的大英帝国伦敦东区的人们。书中描述情景之惨烈,使人不忍心看第二遍。具有深意的是,书中描绘了深渊之中的人们只能不断下坠和堕落的可悲场景,而一场小小的变故则会急剧加 ...
网络共和国
简介
本书作者是桑斯坦,著名法学教授。作者长期观察社交媒体对社会方面的影响以及对法律带来的变化,著名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壁效应”就是作者在另一本书(《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本书出版较早,英文版大概是20世纪出末尾出版的,因此有一些现象在当今略显过时(那些现象作者在《标签——社交媒体时代的众声喧哗》这本书中做了详细的介绍)。
内容
在本书第一章,作者以“我的日报”开篇,引出的个人订制信息的现象,然后浅浅讨论了一下言论自由与信息过滤的关系。而后,作者指出了过滤信息对公众讨论的重大影响,尤其是进一步影响了言论自由以及民主政治(商议的民主)。
我的日报,大意是与传统报纸相对,我的日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报纸。
桑斯坦认为,这种“我的日报”式的自由选择信息的行为会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而信息茧房危害无穷。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中,他会失去接触不同观点和事物的机会,也会逐步沉浸在系统的推荐算法之中。因此,他的个人生活和思维方式会趋于程式化、趋于机械。
这会带来两个严重问题:第一,信息茧房会加剧极端思想,先入为主的观念将在“回音室”之中逐渐根深蒂固并进一步强化。更进一步,虚拟 ...
建站及使用
建站及使用
使用hexo搭建,这里给出hexo的官方文档。
主题
需要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主题,我选择的是butterfly主题。
github使用方法
如果不喜欢hexo的一键部署方式,可以了解如下的github使用方法
Git
配置
查看本地配置
1git config --system --list
查看全局配置,将会获得git用户信息。
1git config --global --list
更改配置
12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用户名"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邮箱"
项目搭建
初始化项目,在当前文件夹位置创建.git文件夹及其内部文件。
1git init
克隆复制一个github项目到当前文件夹位置。
1git clone github项目的URL地址
文件基础操作
给出某次commit的具体信息
1git show <commit>
查看当前文件夹中所有文件是否在暂存区。主要查看是否文件已被修改。
1git status
查看指定文件是否在暂存区 ...
刑法罗盘
本书是罗老师比较新的一部作品,从选取的案例上讲和罗老师另一本畅销书《圆圈正义》有着较大的重合度,所表达的法律思想重中之重是对公权力的限制,其次是表达对刑法的谦抑性的追求,以及对于个人道德和公众道德的思考,当然尤其增加了对妇女权利保护相关的一部分章节,毕竟罗老师是研究性犯罪的。比起《圆圈正义》那种随笔,这本书对法律技术问题的论述就明显增多了,大多数文章的主要结构大概可以总结为:
描述基本案情
介绍本案相关的《刑法》法条,并提出本案的争议和疑难之处
介绍相关的司法解释,进行论证,辅以介绍司法精神和刑法原则
阐述个人观点
结尾引用著名法学家、思想家的名言或著名戏剧、故事中的语句,表达并升华本文的中心思想
内容上,本书适合在学习刑法的同时进行阅读,尤其是在案例分析时,本书大部分章节可以作为入门,但是我并没有看到最近学界力推德国刑法三阶层分析的痕迹,而是带有一种四要件分析的感觉,也许是本书的定位并不是严肃的法学读物,而是偏向科普性质所导致。应该说,罗老师是一位勇敢的人,他自己说“勇敢是他的词典里最重的词”,他的书中频繁出现对公权力的限制的追求就可以看出。同时,他并不用带着傲慢的怜悯来看待底层 ...
权利的成本
权利的公共性
美国学者史蒂芬·霍尔姆斯和桑斯坦所著《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一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作者对于权利所持的观点与态度。作者的观点,既批驳了古典自由主义者——即美国保守派——所宣称的“消极权利”,也不同于美国自由左派的立场,似乎只能将之称为自由中间派。然而,本文认为,无论持何种立场,真正对权利的分歧应该只有一个——对稀缺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方式。
一、权利的本质:公共资源保护的利益
哲学家以塞亚·伯林首创将自由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由此,自然地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的划分。所谓“消极权利”,即要求国家不必对自由权做任何的行为,一般认为其来源于启蒙思想家关于“天赋人权”的表述。启蒙运动早期思想家霍布斯曾说:“著作家们一般称之为自然权利的,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英】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7页。]]而“积极权利”完全相反,要求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介入私人领域来保证权利。然而,《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 ...
唐律与传统法文化
《唐律与传统法文化》读书报告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唐律有了大致的了解。我认为,法律的本质是反应并调节社会关系(矛盾)的工具。那么,由此可以阐述我的想法。
一、法与理的结合
相信每一个涉足过中国法制史这个领域的人,都会感受到“理”在法律中的重要性。那么,所谓理,其实在今天的解读有很多,如天理、义理、事理等。但唐律中的理,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天理、义理、情理。这三个理,其实影响着整个唐律的立法精神,也影响着我国古代的司法实践过程。书中第一篇即《唐律中的“理”》,这样的安排想必也是有深意的。
(一)唐律的法理基础
《唐律疏议》开篇即曰:“夫三才肇位,万象斯分。禀气含灵,人为称首。”这其实意在说明唐律的法理基础及其政治合法性。我们知道我国自汉代以来独尊儒术,儒家的法学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古代传统法文化。根据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学说,皇帝的合法地位来自于神的承认和授权,也就是“天”。那么,皇帝或者说朝廷所颁布的法律,应该是政治的延续,自然也要是“天”的体现。所以,法律要顺应天理。既然认为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工具,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如果法律想有权威性,就不能朝令夕改。在这一点上,唐律完美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