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巨变时代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工作
本书目录
- 序幕 坚不可摧
- 第一卷 美国的工作乱局
- 第一章 少吃苦头
- 第二章 爬出棺材
- 第三章 机器人该交税吗
- 第四章 让他们去吃APP吧
- 第二卷 抉择
- 第五章 激情悖论
- 第六章 心灵的习性
- 第三卷 学做工
- 第七章 儿童的功课
- 第八章 注意(技术)鸿沟
- 第九章 凝视千里之外
- 第十章 当鬼怪抓住你
- 第四卷 重新思考
- 第十一章 芬兰之路
- 第十二章 取消人力出租
- 第十三章 朋克创客
- 第十四章 能工巧匠
本书评价
作者在书中详细探讨了工作
,包括工作给人的心理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工作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经过作者分析,“后工业时代没有带给我们预想的充裕丰富的工作机会,恰恰相反,更多人的实际感受是,工作,它不顶用了”。因此,本书着重分析了目前工作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包括工作机会的减少、工资的缓慢增长、工作条件的逐步恶劣,甚至更进一步工作对人的心理、收入分配等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讨论。可以说现状不容乐观,挑战空前巨大。在工作机会减少、薪资增长缓慢的同时,现在很多工作很难给人带来幸福,很难使人实现自我价值,这引发了更多问题。当然,作者主要考察的是美国,可见即使是在世界上GDP最高、最强大的国家,也没能完全消除工作的问题。当然,美国的民族性(在很多其他书中都有介绍,比如《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等就认为美国人更加追逐财富。同时也要注意,美国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作者在书中考察了芬兰,第十一章题为芬兰之路
,芬兰人的幸福、自我实现,令美国人都很向往。
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工作得到意义,如何在工作之中得到幸福。这一点作者在本书最后几章得出一些可行的办法,比如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激发人的创造力等等。同时作者也呼吁社会、学校、公司、职工合作起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书中其实观点比较简单,大多数篇幅在于实证分析。关于实证分析,大体可以认为是将自然科学的实验的方法引入人文科学,即并不特别强调说理,相反非常强调有充分的论据支持,在法学、社会学中,实证的书籍近两年开始占据主流。这是一种正确的潮流,毕竟人不能主管臆想,来论证社会问题。
丽泽书评
本书是一本讨论工作
这一内容的作品。我们现在有个词叫内卷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面临危机、经济衰退,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面临类似的问题。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现状,可以说是令人不满的,现在的工作报酬低、机会少、压力大、保障差,在面临被机器、计算机、AI替代的同时工作还大幅度侵占我们的生活,几乎让我们没有闲暇时间。而且,不光是我们以前认为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在书中作者着重考查了金融、房地产等高工资行业,以及STEM行业等技术型行业,却发现这些行业也面临同样甚至是更严重的问题。
但是,工作俨然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一份良好的工作,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多激情
等精神价值,而失业则会让人们的精神陷入空虚和消沉。因此,心理因素也需要被考虑进来。
而尤为重要的,则是我们的教育。工作的压力早已一步步地传导到我们的教育上,孩子们需要一路考上好学校,才有可能得到好工作。而另一些人则在拼命进行职业培训,以此希望增强工作实力。但本不该是这样,至少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员工。
最后,作者探寻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虽然我们无法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员工、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并使其发挥出来,那么我们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本书内容
工作的最高意义在于,它应是人类的仆人,而非主人。——Edmond Bordeaux Székely,匈牙利语言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
然而,尽管数字能够说明许多问题,却无法解释我们之中很多人在当下的一个感受——工作不顶用了。 pii
现状是如下的样子:
美国的立国基础就是“关于职业的宏大叙事”: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和群体的齐心合作,几乎所有人都能顺着职业阶梯爬到中产阶层,甚至更高。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人生轨道,但进入这一轨道的人数,足以说明该愿景的合理性。这样的稳定进程让人期许一代更比一代强,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这种期许也大多变成了现实。
后工业时代的数字经济虽然创造了些许高薪好职,但这只是一股涓涓细流;与之相比,那些乏善可陈的低薪工作才是滔滔洪波。由此,数字经济导致不平等的急剧扩大,对自由市场民主制度的前提——努力工作会带给我们需要的、想要的结果——构成极大威胁。pii
不平等被加剧。而更可悲的则是人们的心态的变化:
于当下令人晕眩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中的进展不再如以往那样是顺着牢固阶梯稳步上升,而是如同在光滑的冰崖上惊心攀爬,一失足就将万劫不复。甚至幼儿园小朋友都已对此了然于心。得克萨斯大学的教育研究员克里斯·布朗(Chris Brown)告诉笔者,5岁孩童很快就“学会了他们不该只想着现在,而要担心后面的事——一年级、初中、高中和大学,而这一切都指向他们在未来将要从事的、也就是我所说的‘工作’”。pii
进步的代价
事情本不该如此。数据时代赠予我们获得信息、使用网络的无限便利,提供了帮助我们把握自身命运的各类市场。这一切似乎都在承诺,我们的人生将会丰富充裕。当然,对一些人而言,这个承诺兑现了。然而,技术并没有像人们预见的那样打造出平等竞争的平台,相反地,技术的巨轮碾过,在我们的竞技场上轧出了更陡的山峰、更深的沟壑。我们一直被灌输这样一个理念:通过正规教育或培训,或二者结合,就能够磨炼本领,成为赢家。而现在我们将看到,这个理念并非无懈可击,因为它忽略了进步的代价。piii
书中恰好关注到了一个悖论,后续我们会反复看到这一观点,就是人工智能很难做一些低端的劳动,却对很多需要高水平训练、推理的工作产生了极强的替代能力
于人工智能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有许多对人类轻而易举的任务,对机器则为难关;反之亦然。比如,修剪指甲和将水杯放上餐桌这样的动作,对很多人来说是小菜一碟,对机器却殊为不易;另一方面,那些涉及高水平推理的工作,如簿记、做账、各类银行操作,还有法律档案的分析和医学扫描,机器做起来更为拿手。由于这点和其他原因,中等薪酬的熟练工作和低薪工作相比,其被削减乃至淘汰的风险更大。“中产”遭遇困境,这对于甜蜜的美国梦而言可不是个好兆头。······互联网掏空了中间部分,提升了高低两极。麻烦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piii
因此,产生了一个极为可怕的现象:
我们的时代咒语“告别平庸”当中暗含着某种威胁:中间层不复存在——你不在顶层,就在底层,或即将堕入底层。piv
社会的不公平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就卓越、或至少接近卓越的压力与日俱增,让人们陷入惨烈的你争我夺。在收入方面,大多数人距离顶层如此遥远,以至于所谓的“赢家”似乎居住在另一星球之上:1600名美国超级富豪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后90%美国人的财富总和。这种戏剧化的差异使得我们格外渴望通过工作来告别平凡,使得我们更倾向于采用甚至合理化“赢者通吃”(winner-take-all)的手段与政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我们丧失了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与意义的能力。piv
然后,全世界都卷起来了:
在为数众多的儿童身上,我看到了深深的困惑和令人无力的焦虑;我也目睹了芸芸青年积聚着越来越强烈的憎恨和愤怒。我看见那些无耻的托儿在怂恿,让人们及其下一代“为工作做好准备”,而这背后是教育系统的衰败和信念的动摇。我看见,任何“成就”,只要它能够让简历更加光鲜,那么无论其目的多么琐碎无聊,人们都为之鼓掌欢呼;我也看见,许多发自内心的努力,只因不能带来明确的镀金效果,就被人轻视甚至嘲笑。**我亲眼看见对工作日积月累的焦虑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变成了生怕走错一步的冒险恐惧者。**pv
然而,目前面临的问题是:
第一个障碍是如下假设:可量化的效率是进步的首要推手。·····然而,进入数字时代,这种逻辑出现了漏洞。我们对效率的追求有时不容置疑,这让我们低估了工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另一个让人不安的趋势是,工作者的收入与其付出不成比例。pvi-vii
因此,本书的目标之一,即重新校准以下二者平衡的度量仪:其一为对工作效率和生产力的无尽要求;其二为人自身固有的生产意愿及获得对等报酬的需要。pvii
我们或可达成一个共识:好工作的意义可以超出市场价值,而且事实也常常如此。······没有人生来就具有从事一份职业的倾向。pviii
然后,第一部分我们得到了就如下的内容:
工作因其丰富、复杂、欢乐和痛苦而成为人类繁荣兴旺的不可或缺之物。px
第二部分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容: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维斯基(Amy Wrzesniewski),她的研究领域就是人们如何理解自己。她指出,我们做什么来谋生并不总是决定我们如何看待这个谋生之道,至少不是以我们所认为的方式来决定。pxi
最终作者自己认为本部分会得到如下问题:
我们即将明白,理解工作的意义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DIY命题。
本书第三部分考察了教育,而第四部分考察了未来。
序幕
分析了马林塔尔的社会调查报告,描述了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工人失业的状态。
他们得出了一些可怕的结论:
被剥夺了生计的村民既没有团结起来进行抗议,也没有诉诸其他任何政治行动。他们只是逆来顺受。p3
在马林塔尔,失业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工作”,人们从事的不是反对体制,而是一种苦不堪言的相互对抗的工作。他们孤立无援而又刻薄悲观。他们窥探彼此,动辄举报彼此······p3-4
更可怕的是,人们无所事事,整天在虚无之中度日。然而,马林塔尔最古怪的现象不是餐盘里的狗肉,而是人们抛弃了他们的时间观念。p4
事实却是,社区原子化,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己抢夺一点好处。研究人员做了如下总结:靠救济金生活,既不是社会主义学者们所认为的那种振奋人心的经历,也不是穷人批判者们所说的“不事生产、享受闲暇”的借口。失业本身就是一个打击斗志、扼杀灵魂和制造危机的魔鬼。1971年发表的美国版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在前言部分做了如此概括:“闲暇被证明是一份悲剧性的礼物。”p4
然而有趣的是失业
对男女不同:
他们写道:“严格意义上的‘失业’一词只对男性适用,因为女性只是没有报酬,而不是真正地失业。”p5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一章从失业开始,首先说明合适
这个现象,意即雇主更喜欢三观相和的人而不是工作能力更强的人。同时说明了当今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反直觉的是高薪工作反而更累、更没有闲暇。最后,人们出现了不去劳动的现象。
将每一次挫折归咎于自身而非体制。这种自责让太多人深受其害。我们固执地相信一个神话:职业轨道的操控在于个人。p11
在以色列,如果求职者被拒,他们往往归咎于制度。在美国,被拒的求职者更加倾向于自责。p12
他们必须塑造这样的人设:既有团队精神,又有个人主动性,并且对公司提供的任何服务或产品永远充满热情。p13
我们在找工作时,总会遇到“合适”这个词,但是作者并不认为“合适”一词是真的意味着某个人适合某个工作,而是:
但是,当雇主谈到“适合”时,他们并不一定是在谈论个人的偏好和倾向,更多是有意无意地描述与他们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态度。p15
因此,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社会学家劳伦·里维拉(Lauren Rivera):这些公司的评估者不仅寻找同事,还寻找灵魂伴侣:和他们具有同样价值观、思想和血统的人。面试官往往会把个人的感受放在首位:应聘者是否让他们感觉舒适、合适、兴奋。他们并不那么重视应聘者是否具备卓越的认知和技术能力。在许多方面,他们聘用的方式并不像社会学家所描述的雇主挑选雇员的方式,而更像是在选择朋友或情侣。p16-17
现实是,就业市场已经越来越像折扣店,许多人根本无法获得一份配得上他们的能力、才华和教育水平的工作。然而这一现实太令人不安了,以至于大多数人无法面对。所以,我们只能埋头苦干,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适的人”。p20
因此,很多人开始逃离工作
:
社会科学家为这种所谓的“逃离工作”(flight from work)提供了多种理论,但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令人信服。然而大多数人同意,**这归根结底是经济和社会福祉的明显恶化,特别是在曾经繁荣的美国工人阶级中的恶化。**p21
然后,人们失去了希望:
凯斯和迪顿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原因在于希望——或者更确切地说,缺乏希望。p22
一个人要具备对工作的“心理所有权”p22
这些发现在很多方面是反直觉的。在更早的时代,与这种奴隶般的工时捆绑最紧密的不是精英,而是低收入工种——文员、工厂工人和农场雇工,因为他们在这件事上别无选择。富人享受他们的闲暇时光,并以此为荣。他们认为“挣扎求生的阶层”很可怜。如果你已拥有一切所需和大部分所欲,为什么还要流汗苦干呢?如经济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在《有闲阶级论》(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中所言:“放弃劳动……是业已获取卓越经济成就的传统标志。”p24-25
老板满足他们的每一个需要——吃饭、干洗衣物、汽车保养——简直就是全天候的支持。咖啡和糖果无限量供应,咖啡因和糖结合,激发出米歇尔所说的“持续的神经应激状态”。p26
雇主们越是谈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个问题就越是严重。他们本来就不去区分工作和生活,越是把二者混为一谈,就越容易榨取员工的劳动。p26
精力优先于经验,全天候上班,以及工作和家的合并,这些都是当今高压工作场所的特征,无论是在纽约的摩天大楼还是在孟菲斯的仓库中。即便是看似无害的开放式办公室(令人想起交易大厅或投资银行),也已成为实施控制的武器。p28
广为流传的“颠覆性创新”一词,源于哈佛商学院的经济学家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他在1997年出版的畅销书《创新者困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中提出这一概念,随即风靡商界,尤其是科技行业。p29
神经学家发现,当我们察觉被人拿来与其他人做比较时,我们天生的“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的反应就会起作用,释放出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导致易怒、失眠和焦虑。p31
第二章
现在雇主要求员工为工作奉献自己的一切。工作给人带来越来越多的痛苦。
“零阻力员工”(zero-drag employee)——专注工作,不受家庭、公民责任或其他任何事物的干扰。《在云端》提醒我们,“得到一切”可能意味着为工作交出一切,而工作并不会给我们好的回报。p34
进化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就已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可以选,大多数人会选择休闲而不是劳动。p35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用了大半生为自己的报酬而奋斗。他认为,出于非必要的苦干不是人类的自然倾向。p35
新教工作伦理·····抱团赞颂工作的“尊严”,把“无所事事的富人”连同他们的统治阶级势利推出老远。p35
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拯救焦虑”(salvation anxiety)。那是一种持久的不安,唯一的治愈方法就是充满信心的艰苦劳动。这种理念认为,既然懒惰是一种罪,那么勤劳工作就为通往天堂的道路扫清了障碍。p36
**除了帮助支付账单和迫人劳碌,工厂将剥夺工作本身内在的人类价值。**p36
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能像美国人一般乐在其中。活跃的职业生涯不仅是他们幸福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基础。如果缺少工作的支撑,美国人就是绝对悲惨的。p37
美国人认为一切都可以靠奋斗实现,但现实不是这样
美国人似乎“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他们对任何人都不抱任何期望;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总是认为自己是独立作战,想象整个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国人“倾向于”想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托克维尔认为这有点天真得可爱。他说,如果他们真有这样的控制权,他们早就个个发财了,然而事实上“[美国]大富豪的数量却很少”。p38
但更重要的是:
但我们也意识到,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付出多少劳动,而是付出什么样的劳动,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出生的环境。p38
比起技能培训,我们更需要掌握批判性思维
最突出的是分析技能——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推理。······现在重要的不是固定技能本身,而是发现、抓住并充分利用机会的能力。p39
然后来到了本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结论:
令人震惊的是:总体而言,数字技术导致了对高薪、高技能工作需求的下降。p41
更进一步,很多中间的职位减少了,相反底层的工作岗位迅速增加。
数字时代的资本主义似乎由于对就业机会进行两极分化威胁到了数字时代的民主——在高层增加了一些工作岗位,在底层增加了更多工作岗位,同时挤掉了许多稳定的中层工作岗位。p42
这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仿佛一波来势汹涌的浪潮席卷了我们的海岸,退潮时,留在岸上的是数百万个糟糕的工作岗位,而数以百万计的好工作则被卷进海水中。p42
事实上,没有什么找不到员工的,给人极低的工资,怎么会招到员工呢?
雇主们抱怨他们找不到足够的“好员工”,但这通常并非真的因为好员工匮乏,而是因为好员工受不了那些低收入的不稳定工作。英国经济学家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撰写了大量文章,阐述他所说的20世纪那种个人财富主要来自工资的收入分配体系的崩溃。如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富从工薪阶层流向“食利者”,即金融、实物或知识财产(比如软件)的所有者。他创造了“朝不保夕族”(precariat)这个词,用来描述一个饱受“4A”毒素煎熬的新工人阶层,这4个A即焦虑(anxiety)、失范(anomie)、异化(alienation)和愤怒(anger)。p42-43
基本的经济原则表明,劳动力过剩而不是短缺,才会使得雇主有底气提出低于标准的条件。一旦这些条件获得改善从而导致大量就业申请,“劳动力短缺”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p45
为自己工作也并不一定是好现象。
所谓为自己工作的人实质上是在为暴君工作——你的价值仅仅在于你最终的工作表现。你总在被评估、被打分。一直要担心下一块面包在哪里,这意味着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p43
同时,人们开始渴望稳定。p46-47
**如何使自己适应一个日益不稳定的工作时代?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也不适合一概而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路径,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解决方案,但对许多人来说,第一步是质疑一个深入人心的假设,即我们必须让自己去适应工作,而非创造我们能掌控的、适合自己的工作。**p47
第三章
这一章着重分析了信息化、自动化带来的找工作困难的情况,这当然不是新鲜的观点。同时本章有大量的实证分析,因此不详细赘述。
事实上,除了老生常谈的极其不会劳累、效率高之外,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机器和AI会很好地使人避开处理人际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你曾经在生产车间与人打过交道,你就会知道原因。机器不会耍态度,没有状态起伏,没有‘问题’。······我们会感到疲倦、饥饿、分心、愤怒、困惑。我们会犯错,有时会犯大错。机器没有人类的弱点和偏见,能够排除偏见和错误假设从而更好地权衡。p58-59
从chatgpt的出现,我们更加感受到某些需要长期训练的、依赖于经验和推理的工作,会很快被取代。
我们都以为,最受威胁的是常规性工作(特别是那些高薪的常规性工作),比如簿记和文件检索等一些“知识”工作。我们确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那些需要决策和个人主动性的“创造性”工作将继续留在人类领域。但在访谈数十位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和经济学家之后,我意识到,风险最大的并非总是复杂性最小的工作。在某些情况下,风险最大的恰恰是最复杂的工作。p62
第四章
本章讲述了科技公司无法创造大量高薪岗位,但它又干掉了很多低薪的岗位。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美国的民族性。
事实上,整个美国都对那些为创造商机而不惜赌上一切的冒险家情有独钟。在欧洲,学童们被教育要尊敬诗人和哲学家;在美国,他们学到的则是崇拜像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和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企业家。“商业英雄”这个词本身就有明显的美国味儿。对我们而言,“英雄”通常意味着“创新者”,无论这种创新会给个人和国家带来怎样的未来。现在的问题是,创新什么?为谁创新?p68
在69-71,作者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就是start-up本身并不一定会提供更多就业,相反只有那些快速扩张的公司才会。
创造更高效的机器以缩小对人类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几乎是无限的;利用数字技术以减少对人类思考力的市场需求,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更是无远弗届。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过去的经验不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我们急需重新考虑工作的前景和目的,并制订一项不是基于自由放任的万灵药,而是真正有据可依的计划。第一步是找出需要保留的工作要素,这些要素可以正本清源,扩展对于“工作”意义的狭隘厘定。也就是说,这些要素不仅对我们的经济和民主,而且对我们的人性至关重要,它们需要被甄别出来,大力保护。p72-73
第二卷
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得工作。若他想要好好生活,他的工作必须富有成效和意义。——Langdon Gilkey,美国神学家。
第五章
本章作者开始考察工作的意义,其中包括了激情
,就是人们如何去看待自己的工作。
在每一个职业中,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做了什么,更在于这一过程带给人的成长。——Edward Howard Griggs,美国作家、教育家p77
看来,专注于任务并保证其成功完成,给他带来了一种在生命的其他领域——无论是在智力层面、人际关系层面,抑或精神层面——难以复制的满足感。这份工作给了他所需要的东西。p78
工作其实也给人一种归属感。
工厂让数以百万的人实现了稳定、专注,并获得了生命中的群体归属感。······在一起工作则可以为某种更大的目标做出贡献。当然,工会放大了这种团结的感觉······对于许多工人来说,工厂可以成为第二住所,而同事则是第二家庭。p79
那种在工作之中相互链接得到的感情,也是相当一部分人热爱工作的关键。
重要的不是工作这种行为,而是一起工作的人。······消防员不一定通过有些人所声称的方式——自主性,复杂性和直接奖励——从他们的工作中获得意义。相反,他们获得的意义似乎来自相互联接,这种类似“兄弟连”的情感为他们带来意义。对警察、士兵及许多其他行业的人也是如此。p88
心流,也许是享受工作的关键!
他们能够进入所谓的“心流”(flow),它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人们被一项工作本身深深吸引,以致忘却自我,并不觉时间流逝。而且,不仅像艺术家和外科医生这样的高级专业人士在工作中找到了心流,达到这种境界的还有蓝领工人。p81
但是,心流很难进入,有三个条件:
实现心流的3个关键前提:保持明确的目标和进步意识;将精神能量集中在项目上;保持挑战和能力的平衡,即任务应该具有挑战性但不至于令人生畏。p82
然而,“被他人监视、评判并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心流状态”p82,相反:
事实上,玩电子游戏是进入心流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因为电子游戏可以满足齐克森米哈利强调的实现心流的所有要求——激发专注和进步感,以及不断加码但仍可对付的难度。p82
心流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尼采:
心流的概念或许可以追溯到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他强调保持乐观和建设性态度的重要性。尼采写道:“对必须要做的事情,不仅要忍受,还要爱它。”但在此,尼采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学会爱工作。p83
然后,作者开始考察热爱
,人们普遍都强调要热爱工作是获得幸福的关键,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没有热爱或者热爱并不高雅。
同样的,人们更需要的也许是稳定。并且,热爱是一种强烈的、近乎疯狂的情感,但职场并不需要这种情感。p89
PASSION
(热爱,激情)的源头到底来自于哪里?本书认为可以上溯到马斯洛。他的需求层次
理论。当然,分析后,发现蓝领工人更注重稳定性、人际关系、福利和职业安全感,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自我实现,但是他们拥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也就会感到幸福了。
第六章
本章开篇介绍了两种心理学家,消极心理学家比如弗洛伊德,更加关注绝望、偏执等病态心理,而积极心理学家比如马斯洛更加关注乐观、勇敢、坚韧等心理。
《心灵的习性》(Habits of the Heart)总结了人们对工作的3种定位:饭碗(job)、事业(career)和神召(calling)。它实际上描述的是一种态度和性情,它并不指向特定职业,而是一个人如何对待工作。
然而,神召会导致剥削,甚至有人筛选神召者,并用算法找出他们。
并且,随着监督的推广,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也不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不被信任。这也会导致信任危机。
大多数相关研究表明,监督极大地增加了工作压力,导致员工对工作的疏离,降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并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工作的量比质更加重要。p105
当人们被信任,能够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意义而不是被迫将工作本身视为有意义,这种情形下的工作表现最好。p105
我们也更应该去关注员工的尊严。
作为需求层次范式的奠基人,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在日记中坦言,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折中方案,试图在不冒犯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从组织精密的官僚层级中突围。他的目标不是直接帮助员工,而是帮助雇主创造一种将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自然融合的环境。对于马斯洛及其20世纪的许多同代人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他们认为,如果员工感到幸福,则企业繁荣,个人也会从中受益。p107
而且,越是热爱,越难以从工作变差之中走出,而不热爱,却能很好地接受。书中举了艺术家的例子。
如今所有人都面临着要“做到最好”的压力。她告诉我:“雇主要求我们全力以赴,让我们和自己的岗位融为一体。他们希望员工通过专攻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来实现卓越。我们的价值取决于为组织所做的贡献。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模式。今天你或许还是人上之人,如果明天被解雇或降职,你就将一无是处。如果——由于之前的工作——你是个特别专业化的人,你的技能无法应用到其他地方,你就失去了你的整个工作身份。这会是个可怕的精神打击。”p109
好的岗位(job)越来越少,我们的应对措施不应是试图“创造”更多“有意义的岗位”,而是应该打消在岗位中寻找意义的想法。显而易见,工作(work)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自然天性去工作,我们将会拥有一个美好得多的世界。p110
第三卷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W. B. Yeats,爱尔兰诗人、作家。
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了,考证了教育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有啥用?当年是日本,现在是越南。看看现在日本啥B样。这样的国家真的能够强大幸福吗?
大小企业主都在抱怨,我们的高中毕业生缺乏就业准备。另外,全国足有1/4以上的年轻人没有读完高中。许多高中毕业进了大学的人仍需要补习阅读和写作课程,目前全美约有2/3的大学提供这些课程。所有仍在上学的17岁少年中,近13%是功能性文盲,44%几乎不能读写。在辍学的学生中,约60%是功能性文盲。而在美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日本,高中毕业率和识字率全球最高,接近100%。日本学生学业更重,学到的也更多……在科学和数学方面,日本学生的考试成绩居世界第一。哦,那些狡猾的日本人!他们的车更时髦,食物更健康,现在连他们的孩子都比我们的更聪明了!把美国的教育“危机”视为对经济的威胁,有助于工业巨头们重拾他们在学校教育上的思想领袖地位,尽管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教育知之甚少。p114-115
教育的目的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转变为为进入职场做准备。哪怕是美国,也没能保持住理想情况。
如今,将教育和就业准备混为一谈已成为惯例,但当初美国的创立者们认为,教育并不是岗位培训,而是成为公民至关重要的准备。18世纪70年代,托马斯·杰斐逊起草了《知识普及法案》(“A Bill for the More General Diffusion of Knowledge”),他开宗明义地写道:“那些被赋予权力的人一步一步地将权力变成了暴政。我们相信,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启蒙广大人民的思想。”p117
随着工业的兴起,公立学校的工作重心开始转为就业准备。(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仅限于精英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埃尔伍德·克博莱(Ellwood Cubberley)曾在1917—1933年担任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他不无赞许地将公立学校描述为“一个工厂,在那里,初级产品(儿童)经过设计和加工,成为能够满足生活中各种需要的产品”。美国国家制造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s)主席西奥多·瑟奇(Theodore Search)衷心赞同这一观点,声称公共教育的主要产品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出的熟练双手和训练有素的头脑”。老约翰·D.洛克菲勒的顾问、德高望重的弗雷德里克·T.盖茨(Frederick T. Gates)曾表扬过一所“明日的乡村学校”,在那里,“人们完全顺服于我们对他们的塑造。我们并不试图让这些人或他们的子女成为哲学家、学者或科学工作者,也不试图从中培养出演说家、诗人或作家。我们丝毫不指望从中发现艺术家、画家,或是音乐家,也不需要他们成为律师、医生、传教士、政治家,这些行业的人才已经绰绰有余”。到了20世纪初,许多公立学校都建立了赤裸裸的科层制,学校负责人(大多为男性)相当于企业CEO,对普通教师(通常为女性)进行管理。p118
许多有远见的改革者认为,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变成工业原料,而是要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然而,时至今日,将学校当作工厂的依然大有人在,因而也一直有人在抨击这种迷思。p119
但是,如果把学生视作商品,那么由于供需关系,学生越多,反而议价能力越低。
一个几乎可说是残酷的反讽:只有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最为稀缺的年代,高等教育的市场价值才是最大的。p120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教育,教育的市场价值相对下降了。简单地说,技术发展导致对受过教育的工人的需求增加,但这种需求总是被准备满足它的人数超过。p121
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限。p122
社会学家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是精英教育本身会增加收入,还是追求精英教育的学生更可能成为高收入者?
发现在控制野心和动机等变量之后,精英与非精英学校毕业生的终身收入大致相同。有抱负、有驱动力的学生更有可能进入精英大学,而正是这些人格特质——不一定是他们就读的学校——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成功。p122
而且,有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
相对而言,寒门之子获得的大学文凭价值不是更高,而是更低,不管他读的是哪一类大学。是的,你没看错,大学学位对弱势群体的平均价值比对其他群体的平均价值要低。p124
因此,产生了如下一种诡异的“内卷现象”:
学校正在培养我们的公民去做那些现在根本不存在,或是未来将不复存在的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所谓的大学学位溢价究其实质恐怕是一种对“没有大学学位”的惩罚,也就是说,学位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但没有学位却会更糟。这种区分不仅仅是语义上的诡辩,而是理解教育成就和就业之间日益拉大、令人不安的鸿沟的关键。对大多数人而言,预测就业轨迹的决定性因素并非教育本身,而是和教育相关的社会经济地位。p126
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人也卷起来了:
在本书写作之际,近年的大学毕业生接近一半都在从事实际上不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并没有充分就业。p127
太熟悉了这个画面,越南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发达国际前面正确的路还没走,直接走后面错的,厉害厉害:
大学文凭很可能只是一些雇主使用的分类机制,而这个机制未免有失偏颇。p128
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体制扭曲了教育成功的标准,这个体制旨在满足雇主需求,而非促进个人能力和长处的发挥,或是建立个人的价值观。p128
这是一种欺诈:大多数人被骗相信了一个只对少数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他们反对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这样的教育:它已经沦为继承特权的委托书,而不是建造更好生活的脚手架。p128
其实,之所以内卷起来,主要是因为分配不公平,而教育,只是成了替罪羊。
第八章
着重讨论了供需关系,也就是说,很多工作并不真的需要很高的技能,仅仅是因为供需关系导致的。同时,雇主还会做虚假招聘,一方面是碰运气,另一方面也是表示经营成功。
一个削弱了他们所有努力的制度。p133
现在工作越来越不把人当成人了。
将工人与家畜相比如今已不再可接受,但人们又接受了另一种说法:没有足够多的美国人能满足数字时代对工作的严格要求。按照这种说法,美国人如此愚笨以至成了阻碍创新的绊脚石,这种创新原本可以刺激经济并最终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此推理,工人们没有工作都是他们自己的错,只能怪他们自己没能努力跟上。p135
然而,虽然“技术鸿沟”被广泛应用,:
问题不在于工人缺乏技能,而在于雇主找不到足够的工人去从事只需要最基本技能的低收入工作。p137
而STEM学生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STEM学生太多了,以至于没有那么多岗位。实际上,从来没有什么不能胜任的说法,就是内卷起来了。
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经创造了“僵尸观念”(zombie idea)一词,用以表示“被一再证明错误,却拒绝死亡”的理念。技能差距就是僵尸观念中的一个,它是一个非常恶毒的模因,正如克鲁格曼所说,“吞噬了我们的大脑”。p141
我们教育人们更用力地挤压橘子去榨汁,而不是栽种新的树。p142
如果工作环境中确实存在差距,与其说那是技能差距,不如说是机会差距,p144
如何解决?追求个性,为员工赋能,让他们独立思考也许可行。
第九章
这一章描写了产业链的龙头破产后,整个产业链发生断裂,产生大面积、规模性返贫的社会情况。
真正的沮丧,是凝视千里之外.p149
社区大学开始做职业培训,他们希望培训出足够多有技能的人员,以此发展某个产业。然而,很多人还是没有工作,即使他们有学位也一样。
事实上,还是供需的问题。
他们相信,失业和就业不足并非因为好工作短缺的系统故障,而是因为个人未能跟上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p158
如果太多人接受了某个特定工种的培训,当他们大量涌入就业市场时,该工种的工资就会下降。p159
目前,美国没有找到出路,人们发现了职业培训的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走出。
第十章
本章开篇就介绍了人们已经卷起来了。很多学生非常优秀,仍然在拼命学习。社会经济体系在很多地方显得陈旧,不能适应21世纪的要求,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农村制造业比起城市更容易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一些人开始探索新的模式,比如将传统手工转型为艺术,以及通过互联网教学普及教育。
最后,引出了不确定性,而芬兰,则很好解决了不确定性。
第四卷
第十一章
工作给予人的最高奖赏,不是让他们得到什么,而是让他们经由工作,成长为怎样的人。——John Ruskin,英国作家、艺术家、哲学家。p179
芬兰与美国不同。其实芬兰的基础条件很差,知道1960年代,都是欧洲的阿巴拉契亚,以农业为主的贫穷落后之地。芬兰没有自然资源,大部分城市在北极圈里,自然环境恶劣,芬兰语和印欧语系都不相同,没人愿意学,资源全靠进口。但是它的贸易伙伴苏联在解体后,芬兰出现了工业化国家所遭受的最严重衰退。但是为什么一切都改变了?芬兰成为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芬兰人不用担心住房、医疗、教育问题,这几乎是越南人最关心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的方面:
他们特别奉行平等主义,逐渐采取措施,使多数人而非少数人收益。他们投票赞成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如教育、失业救济、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人力资本的稳定投资,将曾经孤立、能源匮乏、语言受限的闭塞之地,变成了世界上最具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p183
芬兰人并不依靠向上流动的愿景来捍卫低工资,而是将每一份工作本身当作一个目的,不管这份工作的前景如何。在芬兰,“认真工作、合理取酬”所言不虚。p183
而重点在于芬兰的教育:
我们是一个小国,所以我们不能失去任何人。我们的经济是研发驱动的,所以我们特别在乎劳动力。芬兰的研究人员与工人比例居于全球首位,我们也是创新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实行的员工保护措施,如果没有这些保护,他们就不会冒险,而创新需要冒险。无论以前来自哪里,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都具有做出贡献的潜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潜力。”他继续说道,芬兰并不花太多注意力来预测未来的工种或是为其进行培训,他们更加注重帮助公民获得相关的知识、工具和资源,以求在变幻莫测的世界经济中走出自己的路。“重要的是停止那种行业划分的思维模式——生物技术、纳米技术、IT,各行各业将如何如何。一旦某个行业的工作数字化,它的岗位就可以去任何地方。因此,让一个国家专攻某一行业没有意义。在我们看来,更加有效的是鼓励人们成为通才,赋予人们内在的能力,让人们为自己的将来开创新的工作。”p186
芬兰注重教育,重视每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小问题足以让教育专家、学生、家长坐在一起长谈80min。在芬兰,师范学校竞争极大,老师地位很高。
校长的职责是满足老师们的需要,而老师们要努力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p188
芬兰的学校就像小联合国,哪里的人都有,到初三毕业,每个学生都能至少流利讲三门外语。当然,七八门的大有人在。
并且,芬兰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不像弱势群体的学校,更像美国的精英教育。
为什么芬兰的教育这样,原因好像很简单:
我们之所以要关照每一个学生,只是出于如下计算:如果不早点帮助他们,今后就要付出更大代价,因为他们将来是要为社会工作的。就这么简单。p191
连美国人都认为自己的教育不鼓励学生冒险和独立思考,那么远远不如它的朝鲜呢?
芬兰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免于恐惧。······这就是美国教育系统对许多学生所做的:惩罚那些勇于冒险但可能给出‘错误答案’的学生,结果就是大家都视学习为畏途。p191
他们认为,帮助学生为未来的不确定做好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鼓励他们去问问题,最好是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191
以下又是一些可怕的现状:
他们不确定别人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他们认为对自身价值最好的证明就是展示耐力——坚持长时间工作。当一天漫长的劳动结束,他们却拿不出什么成果。······如前面几章所述,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从工作中获得意义。但在许多工作环境中,意义的创造变得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持续被迫分心破坏我们努力实现的“心流”,持续的监控削弱了我们的控制感。波哈卡利奥谈到一种“黑客”心态,就是鼓动员工先行动、后思考,或者根本不要思考。p193
团队合作带来力量可能是一个错误的信念。事实上,从几十年前就开始有研究表明,头脑风暴很少会产生新的解决方案,反而可能阻碍创新思维。群体压力往往会把团队成员推到由组织者预先设定的思维模式中。许多人在自己的工作中经历过这种令人沮丧的“群体思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大家急于达成符合管理目标的共识,任何真正新颖的想法都会被推到一旁。p194
工作/生活平衡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平衡’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冲突:好像在一端是一种叫作生活的奇妙东西,另一端是一种破坏生活、名为工作的可怕玩意儿。现在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让我们忘记工作/生活的平衡,因为它几乎总是导致内疚,总让我们苛责自己,在工作和家庭方面都感觉不妙。我们不能再把投入时间作为衡量成就的标准;它带来的压力不会让我们更有效率或创造性,只会让人发疯。p197
因此,关键在于:
真正的创新,往往出现在我们放松大脑、思考貌似和主题无关的内容的时候——也就是说,在我们看上去最没有效率的时候。很明显,思想本身并不是“破坏性的”,具有破坏性的是思想的实现,那是一个像思想产生一样的创造性过程。p194
雇主要鼓励员工找到自我,提升自我,提升整体的人生。帮助员工自己创造意义。大多数人在工作中就是通过细微而稳定的成就获得满足感和目的感,而不是被宏大却模糊的期望所束缚。p196-197.政府也要改善公共福利,消除人们对贫穷的恐惧,让他们从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p198
因此,信任很重要,同时芬兰的不平等程度非常低,政府极为透明,任何公民都可以和总统电话约谈:
芬兰的现代成功故事建立在一个非凡的社会信任水平之上,这种社会信任是将公民团结在一起、从事共同事业的黏合剂。p199
社会学家创造了“团结的个人主义”(solidaristic individualism)这个词用以描述一种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即使彼此观点不一致,也愿意互相支持。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我的目标和价值观可能与你不同,但我相信你有权坚持你的信仰;只要你支持我的信仰,我就会支持你的。这样心照不宣的默契激励着芬兰人容忍分歧、互相支持,同时以健康的心态看待他人的努力和成就。他们的高度信任并非来自中立——他们并不认为所有人都头脑开放、没有私心——而是来自实话实说、坦诚相待。芬兰人重视坦率,鄙视谄媚奉承。p200
通过解放思想和相互信任,芬兰人得以直面工作问题,他们的政策是提升弱势者,保护中产,并鼓励真正的创新。芬兰的故事告诉我们,预言工作的未来并不比预言任何事物的未来更加容易,“共同智慧”会把我们引入歧途。显然,是时候重新思考和行动了。p201
第十二章
先是介绍了历史,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相关内容。
当人们没有机会和手段去运用自由意志时,“自由意志”就是句空话。除非有人愿意付钱来找人工作,否则任何数量的培训或教育都不会产生对工作的需求。p208
很多公司告诉员工要有“主人翁”精神,但是,要让他们真的做主人,给他们股权,让他们有决定权。
在一个网络化的世界里,普通人的好工作可以通过当地的需求来驱动和维持,同时,产生的利润能够留在当地社区。p209
历史表明,合作社等形式在欧美也出现过多次,团结起来度过难关是伟大民族的特征。重点在于员工所有权
自殖民时期以来,农民们就成立了合作社,以集中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让自己即便逢上灾年也能渡过难关。p213
历史表明,美国对工人所有制的热情与经济的起伏有关:当经济不景气时,我们就会对它格外感兴趣。p215
而工人所有权的关键,是保证了分配更加公平,缩小了贫富差距。p220虽然这会带来公司倒闭员工同时失去工作和退休金的问题p225,但这仍是一条好的道路。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第十三章
介绍了一种朋克空间。这是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出人意料的伙伴关系,共享的思想、空间、视野和关系,以及——最关键的——共享的材料、技能和工具。p230
另一方面,对政府来说: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政治态度。她告诉我:“德国就在不遗余力地维持工业部门,并愿意为之投资。但美国正在远离制造业,让自己在该领域的能力萎缩,因为美国已经接受了精英主义的观点,即我们的人力资本要派上更加高级的用场。p232
同时,创新往往不经意地产生于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协同作用,以及工程师、设计师、工厂经理和他们服务的客户之间的持续对话。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工作的个体若彼此相距较远,会是个相当大的劣势,因为面对面的交流非常重要。p233
关键问题在于:
关于制造业最迫切的问题就是,不能再培训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来制造产品——这个对我们已经不再构成挑战。我们所面临的真正挑战是,重新启动“良性循环”,以此支付工人公平的报酬,以我们能够买得起的价格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从而刺激需求,创造更多值得做的工作。p237
为此,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彰显个性和人性化的产品,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精细控制,对抗大批量生产。p238-239而且,在分配财富方面,这种小而精的方式也做的更好。
很多人都知道,19世纪的哲学家、散文家爱默生曾公开反对严格的功利主义价值标准,它对人的评判不是基于性格,而是基于生产力。爱默生把这比作“面朝大海,却只关注鱼的价格”。他的洞见是,新兴公司及其工厂系统已经使工作原子化,剥夺了工人的人性。他写道:“当今社会的现状是,人们被硬生生地肢解了。四处行走的都是些怪物——一根好的手指、一个脖子、一个胃、一个胳膊肘,但没有一个完整的人。p246
**创客运动代表了对这种过程的逆转。在理想状况下,数字制造技术允许个人将自己的“完整自我”带到工作中并充分发挥自身天赋和本能,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制造行动形塑思维,同时思维也形塑制造。**p246
第十四章
目前,工会形势的集体谈判已经日渐衰落,因为工人们无法聚集在一起。新的趋势是谈判指定跨行业的标准。p249人们需要在空间上真正聚集在一起,也就是说跨行业的人在同一个空间内工作。这带来了一些同志情谊和新的思想。
科技的进步已经让一部分人宣布了工作独立,展望未来,它将为更多人团结起来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铺平道路。p251
工作幸福,也来源于自主感、能力感,以及和他人的关系。
由于联合工作,
唐·鲍尔(Don Ball)把这描述为“充裕心态”(abundance mentality),它是一种信念,相信大家需要的东西供应充足,对你有好处的事情对我也会有好处。p256
我们要抵制商界的个人崇拜,尤其反对把风险转嫁给工人和纳税人,企业应该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很多重大问题都是不良商业行为造成的,尤其是他们低价竞争来压榨劳动力。这就是坏工作策略
p258-263
千禧一代大多希望在工作中发挥作用。他们谈论的不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因为对他们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衡,而是相互融合。p261
然而,好工作策略
则是,提升员工工作条件和幸福度,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因为,信任至关重要,应该让真正关心客户的人来为他们服务。
正如19世纪中叶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Adolph Wagner)所观察到的那样,只有在繁荣的自由市场社会中,社会福利才会获得真正的关注。他的观点后来被称为“瓦格纳定律”(Wagner’s Law)。p268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没有一个自由的国家能够在不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本的情况下蓬勃发展。这不是慷慨与否的问题,而是建立一个公民社会的问题。**p268
又有一些税收减免、缩短工时、甚至根本不工作直接发钱的建议。而且,一个叫基本收入保障
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拿钱的人反而更容易去工作。
要想解决全国性的工作乱局,第一步是认识一个事实:对工作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对创新的过度宣传,会导致我们把每一种损害都误认为是“进步”,并且依据这样一种理念行事:似乎公司和个人只要赚了大钱,就可以免除偿还社会赋予他们的特权的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享有特权,正是因为工人们的工作。美国的工作失调并不是因为真正的机会稀缺,总有足够多的好工作需要人做。它也不是技术导致的,正确应用技术只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工作失调的病根在于,我们缺乏明确而真诚地应对挑战的政治意愿。p274-275
**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支持和维持良好的工作,可能会成为企业和政府发挥互补作用的公共政策的核心。我相信,激励那些为此努力的人,鼓励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政治和经济创新,这本身就将是未来最重要的创新.**p275
工作的未来与其说取决于我们的数字化创造,不如说取决于我们的集体想象力。······公众能够认识到工作不是赢家和输家的零和游戏。相反,之所以在自由市场民主制度下工作,是为了缩小而不是扩大不平等。······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技术,调动人们自己的力量从工作中创造真正的价值。与其称赞雇主“赠予”我们“有意义的”工作,不如让我们同意,我们从工作中获得的意义不是赠礼,而是我们自己努力的产物。p276-277
启蒙主义的理想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将把我们从劳碌求生提升到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如今这个理想已近在我们的门阶。要想回答它的敲门声,我们只需拿出政治意愿和信任。我希望你和我一样,都渴望着打开大门。因为归根结底,确保所有人都有好工作,不仅是公民社会的最高宗旨,也是最具颠覆性的创新。p278
一些其他
本书翻译真烂,我头一次见把 video game 翻成 视频游戏 的,太离谱了。
另,由于本书引用了大量的专有名词和新的概念,未来也许会考虑去查一下这些内容,补充在本笔记后面。同时,本书也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历史典故(好吧,事实上美国人写书的引用我不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也许也会跟着一起查一查。未来有机会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