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原文及翻译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81

鲁隐公五年春天,打算到棠地观看捕鱼。

臧僖伯谏曰82:“凡物不足以讲大事83,其材不足以备器用84,则君不举焉85。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86,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87,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88,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89,入而振旅90,归而饮至91,以数军实,昭文章92,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93,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94,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臧僖伯劝阻说:“一切事物,不和讲习祭祀、战争相关,它的材料不能制作礼器兵器,国君就不为它有所举动。国君是使臣民走向正轨和实用的人,所以讲习祭祀和军事来衡量器物合于法度叫做‘正轨’,选取材料制作器物来显示等级文采叫做‘实用’,不合正轨、不关实用的行动叫做‘乱政’。乱政屡次实行,国家就会衰败。所以春夏秋冬的田猎都是在农闲时演习军事。每三年出城大演习,进城整顿军队,然后国君在宗庙宴请从事人员,计算田猎的擒获,要显示车服旌旗的文采,表明各级各等的贵贱,辨别各类人员的等级,依年龄长幼的次序或前或后,这是讲习上下的威仪。鸟兽的肉不放进祭器,皮革、壮齿、象牙、兽骨、牛角、旄牛尾、鸟羽不用在祭器中的,国君就不去射取,这是古代制度。至于山林、河湖的产品,一般器具的材料,这是下级人员的工作,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不是国君所该管的。”

公曰:“吾将略地焉95。”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96

隐公说:“我准备巡视边境。”于是前往棠邑,并把捕鱼所用物品陈列展览。臧僖伯托病没有随行。

书曰:“公矢鱼于棠97。”非礼也,且言远地也98

《春秋》写道:“公矢鱼于棠。”认为这不合礼法,而且指出他远离了国都。

评价

当了国君还一堆限制,也真够可悲的。


  1. 81.公:指鲁隐公。《春秋》和《左传》的体例,以鲁国国君纪年,故凡鲁国国君都直接称“公”。棠: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西北。鱼:捕鱼。
  2. 82.臧僖伯:即鲁公子姬彄(kōu),封于臧,谥号僖。
  3. 83.讲:讲习,训练。大事:指祭祀和军事活动等。
  4. 84.材:材料,原料。器用:专指用于祭祀和兵戎大事的器物。
  5. 85.举:指行动。
  6. 86.轨物:法度和准则。
  7. 87.度(duó)轨量:校正法度。度,法度,法规。量,衡量。
  8. 88.春蒐(sōu):春天搜寻猎取未怀孕的禽兽。夏苗:夏天猎取为害庄稼的禽兽。秋狝(mí):秋天杀伤禽兽。狝,杀。冬狩:冬天围猎禽兽。以上均为四季狩猎的名称。说明有组织的狩猎带有明显的军事演习的目的。
  9. 89.治兵:军队外出演习。
  10. 90.振旅:整顿军队。
  11. 91.饮至:诸侯朝拜、会盟、征伐完毕,在宗庙饮酒庆贺的一种仪式。
  12. 92.昭文章:展示车服旌旗。
  13. 93.俎(zǔ):祭祀时用来盛祭品的礼器。
  14. 94.皂隶:古代对贱役的称呼。这里泛指地位低下的人。
  15. 95.略地:巡视边境。
  16. 96.称疾:推托说有病。古代“疾”指小病,“病”为大病、重病。
  17. 97.矢(shǐ):陈献。
  18. 98.远地:棠距曲阜较远,故称“远地”。